11月4日举行的“品质课堂”建设专题交流会上,有10位老师分别就暑期“带着课程下企业”实践活动、课堂教学创新作了交流发言。2个二级学院介绍了学风建设举措和成效。
围绕“办品质之学”思想,扎实推进“品质课堂”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我们永远在路上。
“带着课程下企业”,我们收获满满
通过暑期实践,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行业动态和企业岗位需求。在互联网+、大数据时代,《电子商务应用基础》这门核心课程,要更加注重前沿电商技术的对接,丰富教学内容,优化教学方法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、不断充电的能力,具备多种电商技术应用和创新的能力。
——信息学院 朱雯曦
结合证券行业的新变化,我们要进一步构建适应需求的课程体系,以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标准,培养应用人才。如作为专业支撑课程的《证券市场基础知识》,重点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,获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。专业核心课程《证券投资分析》,则重在培养学生具备证券投资的初级技能。
——经贸学院 吴迪良
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践,我们与企业高管、技术专家深入交流探讨《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》课程建设,收集的项目案例将充实到课程实践教学之中。同时,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提升了教师团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,还与企业达成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意向。
——机电学院 董红平

“勤能补拙”,这是我下企业顶岗实践最深的体会。《印花产品设计》这门课程,因实训条件限制,很难做到教学做一体。这次实践活动,我们的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紧密,项目案例更加实用有效。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学生设计变成产品。
—— 建艺学院 倪世明
课堂教学,让学生“动”起来

课堂教学创新途径——设计合适的教学载体与教学方式,激发起学生的兴趣,让学生在课堂上把“脑子”动起来;设计有意义、开放性的作业,让学生在课后主动花较多的时间去做作业,并在作业实践中思考问题,创造性地完成任务。
——信息学院 黄煜栋
我们在《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》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举措为:构建融“职场、赛场、市场”三场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,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,教、学、做、享一体化,培养学生店铺装修设计和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制作等实践应用能力。
——经贸学院 沈烂
![}XN0SSM{[OO]}20KCYW}3I6.jpg](/__local/B/77/30/3033C4BB8EC83076D8E29094E16_DA79CE8B_26B92.jpg)
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,我们尝试开展“推拉式”教学。即,以教师为主导,给予一定的压力,推动专业知识、技术技能学习;以学生为主体,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,任务驱动、项目驱动,激发学习兴趣。
——机电学院 魏王懂

在动画课程教学中引入表演的教学模式,应用在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中,实践为主,表演为辅,理论总结,体验实践。有效解决学生的参与度问题,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,有效提高了动画技术和艺术结合度——让课堂“动”起来,“活”起来。
——建艺学院 马丹
在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教学中,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,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、游戏活动,或者让学生承担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环节等,将心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感悟结合,营造轻松活泼的观察、学习、体验的课堂氛围。
——社科部 徐亚萍
在体育课程中开展分层教学,有利于因材施教,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,提升学生悦纳自我的心理。同时,能较好发挥体育优秀学生引领作用,体现其价值。还能充分体现班级的团结协作精神,使课堂秩序保持井然有序。
——体艺部 吴云芳
学风建设,我们永远在路上
学风建设体现的是教师的一种爱心,一种责任。我们信息学院始终抓学风建设不松懈、不动摇,真抓实干。每学期的全体会议,逢会必言责任,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线教师统一思想,共同努力,既重视“教书”也不忘“育人”。我们的基本做法可归结为5个字:“早、勤、细、实、新”。
——信息学院 宋芳琴
经贸学院学风建设的主要举措是:1.抓合力,明好责。统一思想,营造氛围,深入推进专业育人团队建设。2.抓两头,控好面。3.多层次、多维度、多角度抓新生,起好步。4.抓阵地,搭好台。组织开展学风示范班级创建工作,开展特色学生党支部评选,打造学习型社团等。
——经贸学院 金冰
(院办综合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