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新闻


【潮新闻】越观察丨各显其能“种”文化!他们让乡村大变样

2025/02/19   来源:潮新闻

乡村要“出圈”,已经成为共识。但千篇一律的复制版“网红”村,常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。如何破解同质化?绍兴正以文化特派员为抓手,深挖每个乡村独特的文化内核。

这项工作已覆盖绍兴103个镇(街)。深入基层的116个文化特派员,身份各不相同,但都是在文化战线上深耕多年,且对文化事业、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的专业人士。

聚焦产城人文融合发展,他们既“讲本土故事”,也协调发展要素共建人文乡村,让绍兴乡村的文化发展不断迸发新气象、新希望,让文化流量真正成为了一方百姓的幸福密钥。

2024年6月13日,绍兴市举办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启动仪式,正式选派31名文化特派员下乡驻村,破解农村文化资源短缺问题,助力乡村振兴

以文赋能乡村振兴路更宽

冬日,雪窦岭古道上青春洋溢,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、稽东镇车头村文化特派员邵琦的带领下,160余名大学生在这里启动了传统文化调研、香榧手册设计等实践活动。

这也是绍兴职业技术学院“跟着文化特派员走乡村”系列活动的首站。“该活动旨在讲好乡村故事、培养文艺乡建人才,以此吸引更多企业关注乡村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邵琦表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学生们参观的会稽山藏酒洞,正是邵琦牵线引桥的文旅项目。该项目由相关企业投资百万元打造,集人防教育、新材料展示、农特产展示、奇幻探险等于一体,已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。

乡村振兴,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。而人文乡村正是新时代推进“千万工程”再深化,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范式。在绍兴,文化特派员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发展的案例还有不少。

“我们的特色是黄酒和戏曲……”前不久,绍兴市委宣传部干部、东浦街道南村村文化特派员图雅化身“店小二”,在黄酒小镇推介起“越醉吟”南村黄酒戏曲文化项目。

“南村村文化底蕴深厚,只是缺少挖掘,而我擅长的就是文化宣传。” 谈及下一步打算,图雅思路清晰,“我们计划计划以活动策划赋能、人才队伍建设、文创产品开发,让南村村的文旅产品让更多人了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为让文化特派员播下的“发展之种”开花结果,绍兴还以团队化帮带为目标,聘请了一批专业人才作为文化特派员导师,并统筹相关部门资源为文化特派员赋能。

2024年5月29日,“循迹溯源 学先进 争一流”绍兴市文化特派员现场观摩暨季度交流活动在诸暨市枫桥镇举行

以文惠民幸福生活再加码

近日,嵊州市下王镇小溪村文化礼堂里清音悠扬,在越剧文化特派员何春芹的指导下,一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越剧学唱活动正在这里开展。

像何春芹这样越剧特派员,嵊州已有126名。去年11月,嵊州市还专门举办了 “越剧文化特派员”培训班,邀请专业教师为这支队伍系统化讲解越剧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。

“嵊州是越剧之乡,群众都爱听、唱越剧。我们希望以‘一个人,带动一个团,助力几个村(社)’的方式,把文化送到农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。”嵊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。

打通文化资源直达基层“最后一公里”,文化特派员是重要桥梁。通过根据需求选派相应文化特派员,绍兴正实现 “村有亮点项目,镇有文化特派员,县(区、市)有特色品牌”。

“打牌搓麻将的少了,打鼓跳舞的多了!”谈及最近村里的变化,新昌县七星街道塔山村不少村民这样说道。而促成这一变化的正是省文化特派员、杭州歌剧舞剧院编导刘海波。

原来,塔山村民喜欢打鼓,却缺少专业指导。刘海波到任后,帮村里找来谱曲老师,并结合当地特色创作出《山佛之中》鼓乐。村民竞相参加“鼓舞”排演,期待登上更大舞台。

“乡村就是大舞台,我想让村民当主角,在乡间地头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实景演艺,助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。”看着日益专业的塔山村鼓队,刘海波斗志满满地说道。

2025年1月16日,绍兴市、县两级文化特派员在市级“我们的村晚”同台亮相,表演情景剧“村里来了文化特派员”

以文促治基层治理增效能

近日,上虞区称海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,来自上虞区道墟街道和柯桥区福全街道的草根“民”星汇聚一堂、各秀绝活,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、内涵丰富的晚会。

这场文化走亲,得益于文化特派员蓝珊华和李信的牵线搭桥。“我们希望通过‘理论+文艺’的方式,激活基层文化因子,打通基层宣讲的‘最后一米’。” 谈及初衷,蓝珊华表示。

通过文化传递主流价值、凝聚人心、汇聚力量,进一步提升治理温度、增强治理效能,是绍兴推动文化特派员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一环。

跨界“脱口秀”医生方舟就是一名擅长寓文于治的文化特派员。他巧妙将医学知识与时下流行的“脱口秀”相结合,通过宣讲让健康知识走村入户,帮助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。

当然,脱口秀只是一种形式。打造国际村、为乡村摄影、深挖红色资源……在绍兴,很多文化特派员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, 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助力。

“这么多大学生来我们村,还是头一回。”在上虞区担山村,谈及文化特派员刘咏波的作用,村民周大爷连连称赞,“他让我们村变美了,娱乐活动也多了,外国人都来参观。”

原来,刘咏波依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资源,不仅为担山村设计了特色墙绘,双语路牌等,还相继实施春泥暑假计划、村落文化节,有效提升了村庄的公共服务水平。

用心用情运营乡村,文化特派员正让绍兴悠久的文化底蕴结出更加甜美的果实。“我们将实行文化特派员动态管理机制,并在资源整合、力量协调、常态化交流、激励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,确保文化项目落地见效。”绍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网址链接:https://tidenews.com.cn/news.html?id=3048202

(原载2025年2月18日潮新闻)